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今日 , 是三伏最后一天 , 
40天难熬的伏天 , 即将过去 , 
凉爽的秋季 , 马上到来了 。
出伏后 , 是养生的一个关键时刻时期 , 在季节交替之际 , 要做好身体的养生工作 。
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出伏之后 , 虽然 , 短期内 , 气温不会降得太低 , 但是 , 比起之前的高温 , 气温仍有所下降 , 尤其是早晚比较凉快 , 此时 , 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 , 防止受风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出伏之后 , 天气逐渐凉爽 , 人的食欲也逐渐恢复 , 此时 , 正是进补的好时机 , 既可以弥补“苦夏”后身体的损失 , 又可以为入冬抗寒作准备 。
出伏后 , 吃“二果” , 喝“三茶” , 做好四件事 , 秋冬少生病 , 更健康!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出伏后 , 吃“二果” , 更健康
“春吃芽、夏吃瓜、秋吃果、冬吃根” 。
这就是中医所说的 , “人以天地之气生 , 四时之法成” 。
所以 , 出伏后 , 进入秋季 , 是“吃果”的好时节 , 此时 , 最适合“吃二果” , 即鲜果和坚果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1、吃“鲜果”
秋季吃鲜果 , 秋梨 , 是最受欢迎的一种 。
出伏后 , 气候逐渐干燥 , 常会感到皮肤瘙痒、口鼻干燥 , 有时还会有干咳少痰的情况 。
此时 , 吃点秋梨 , 可润肺良心、消痰降火、润肺生津、缓解秋燥 。
秋梨 , 可以生食、榨汁 , 也可以炖煮或者熬膏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桃子 , 性温 , 具有补气养血、养阴生津、止咳杀虫的功效 。
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及果酸等营养 , 有助于缓解便秘 。
桃子中含铁量很高 , 是苹果和梨的4-6倍 , 是缺铁性贫血者较理想的水果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葡萄 , 可以说是全身是宝 , 尤其是葡萄籽 , 富含的花青素 , 其抗氧化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之多 。
葡萄还富含矿物质和类黄酮 , 可抗衰老 , 并清除体内自由基 。
葡萄生食能滋阴除烦 , 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 , 开水冲服 , 治疗烦热口渴尤佳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2、吃“坚果”
花生 , 有“长寿果”之称 , 出伏后 , 吃点花生 , 可以养胃 , 缓解泛酸和嗳气 。
并且 , 吃点花生 , 可醒脾和胃、润肺化痰、清咽止咳 , 经常食用还可促进排泄 , 养生延年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核桃 , 是坚果中 , 抗氧化性最强的一种坚果 , 而且 , 其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 , 非常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。
核桃仁表面 , 有层褐色的皮 , 它的抗氧化物质 , 几乎都在这层薄皮里 , 吃的时候虽然有点涩 , 但不能去掉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松子 , 也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坚果之一 。
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 , 能起到滋润皮肤、缓解便秘等作用 , 可以帮助对抗秋燥 。
松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 , 它有助于修复和促进组织肌肉的再生 , 维持人体所需的能量供给 , 具有提高精神和免疫力的作用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出伏后 , 喝“三茶” , 防秋燥
1、喝去火茶
出伏后 , 天气干燥 , 稍加不注意 , 就会引起上火的情况 , 此时 , 喝点去火茶 , 十分有好处 。
可以用蒲公英3.3g , 胎菊0.3g , 金银花0.3g , 桂花0.1g , 制成金桂菊茶包 , 每天取一包 , 泡水代茶饮 , 可反复冲泡!
蒲公英 , 有“天然抗生素”之称 , 可很好的去火消炎 , 对各种慢性炎症均有效 。
胎菊 , 能清肝火 , 散风热 , 常与蒲公英配合使 。
金银花 , 疏热散邪、清解血毒 , 经常和菊花搭配使用 。
桂花 , 性质温和 , 味道清香 , 不仅起到中和寒性之效 , 还可以改善口气 , 排除毒素 。
四者搭配在一起 , 去火消炎 , 效果显著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2、喝养胃茶
出伏后 , 是胃肠病高发的季节 , 此时 , 喝点暖胃茶 , 对于调养脾胃 , 十分有益 。
可以用黑苦荞、蒲公英 , 搭配在一起 , 做成蒲公英黑苦荞茶 , 热水冲泡代茶饮 , 即可 。
蒲公英 , 全株可入药 , 入胃经 , 有很好的养胃效果 , 可以清胃热、消胃炎 , 治胃痛 , 对胃溃疡 , 及胃粘膜损伤 , 有保护作用 , 对幽门螺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。
《本草纲木》记载 , 黑苦荞“降气宽肠磨积滞 ,  消热肿风痛 , 除白浊血滞 ,  脾积泄泻” 。
黑苦荞 , 能消积 ,  有益气力、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 。
二者搭配在一起 , 对于养胃、消积、胃脘痛 , 有很好的效果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3、喝养心茶
出伏后 , 天气渐冷 , 此时 , 是心血管病高发期 , 要做好保护心脏的工作 , 喝一杯养心茶 , 不仅可以及时补充水分 , 还可以保护心脏健康 , 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!
可以用人参、百合、玉竹、蒲公英根、苦荞 , 碾碎后 , 做成人参百合玉竹茶 , 热水冲泡代茶饮 , 每天喝一杯 , 养心、安神 , 更健康 。
人参 , 滋阴补生 , 扶正固本 , 含有人参皂甘 , 强心气、补肺气 。百合 , 养阴润肺 , 养心安神 , 增强抵抗力 。
玉竹 , 味甘多脂 , 生津止渴 , 具有保护心脏、血管 , 延缓衰老等作用 。
苦荞 , 清热降火、降压、改善微循环 。蒲公英 , 清热去火 , 性质微寒 , 可改善人参滋补容易上火的问题 。
五种搭配在一起 ,  滋阴润燥 , 强心、安神 , 保护心脏健康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出伏后 , 做好四件事 , 秋冬少生病
第一件:“秋冻”要适当
虽然 , 老话讲:“春捂秋冻 , 不生杂病” 。
但要知道 , 这“秋冻”也是有“原则”的 。
出伏后 , 气候变化比较平缓 , 此时 , 少穿点衣服 , 使身体略感凉意 , 适当“冻一冻” , 是有益健康的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但是 , 秋冻时节 , 要记得通风开窗 , 注意保暖 , 不可贪凉 。
夜晚入睡时 , 一定要盖上被子、毛毯被之类的被褥 , 抵御夜凉侵袭 。
早晚穿衣 , 也有技巧 , 一定护好脖子、后背、腹部、脚部 , 这些部位 , 不宜着凉 , 要注意保暖 , 以免生病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第二件:防“秋乏” , 早睡早起
出伏后 , 人容易感到疲乏 , 这就是所谓的“秋乏” 。
这是因为 , 经过“昼长夜短”的盛夏 , 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 , 特别是老年朋友 。
此时 , 起居作息 , 要相应调整 , 保证充分睡眠 , 早睡早起 , 可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 。
早睡 , 以顺应阴精的收藏 , 以养“收”气 。
早起 , 以顺应阳气的舒长 , 使肺气得以舒展 , 对预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大有裨益 。
适时午睡 , 也利于化解秋乏 , 同时 , 也可以减少“秋困”的出现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第三件:运动调养 , 应适度
出伏后 , 进入初秋 , 此时 , 是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 。
可根据自己的情况 , 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。
但秋天养“收” , 此时 ,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 , 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 , 尤其是老年人、小儿和体质虚弱者 。
爬山、慢跑、散步、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适当的运动锻炼 , 能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 , 可以增强肺活量 , 提高抗病能力 。
值得注意的是 , 此时运动 , 要特别注意防秋燥 , 每次锻炼后 , 应多吃些滋阴、润肺、补液生津的食物 , 还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 , 以少量、多次、缓饮为准则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第四件:防感冒
出伏后 , 天气多变的季节 , 早、中、晚的温度与湿度 , 都会异常地变化着 , 有的时候早上感觉阴冷 , 下午也许就会变得炎热 。
在这样的条件下 , 人们的呼吸道黏膜 , 易受到乍寒乍暖的刺激 , 身体的防御能力下降 , 病毒容易通过呼吸道 , 侵入我们的身体 , 引发感冒、扁桃体发炎、气管炎等疾病 。
所以 , 出伏后 , 一定要注意防感冒 。
早晚适当增减衣服 , 也要注意适当的锻炼 , 增强抵抗力 。
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

文章插图
图片来源网络 , 如有侵权 , 麻烦联系删除 , 谢谢!
【三伏最后一天,出伏后,吃“二果”,喝“三茶”,做好四件事!】

    推荐阅读